2024/3/15 15:39:41
幼小衔接课程
dadi幼小衔接课程包括了《幼小衔接活动》和《前书写游戏练习册》两个课程。
(一)课程优势
dadi《幼小衔接活动》课程跟市面上教材的区别有哪些?
1.dadi《幼小衔接活动》它是作为大地园本课程之一,在校园毕业班可作为普及课程开展。它以主题单元为主线,不同于市场上的分科单本教材,将五大领域教育目标系统地整合在一套,其中内容包括了习惯养成,语言发展,智能数学,社会与科学,创思训练、课间游戏6部分的内容。
2.幼儿用书与课后练习合二为一,使用便捷,校园使用灵活,既可以在校园使用,也可以带回家中使用。
3.与《指南》和《纲要》紧密结合,内容编写不超纲,去小学化。
4.与《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的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能力准备完美结合。
(二)课程设计理念
dadi《幼小衔接活动》的课程设计理念是什么?dadi《幼小衔接活动》是专门针对幼儿园毕业班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学习而设计的课程,它能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它的课程内容编写局生动有趣、导向明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易于幼儿理解掌握。
基于大地的设计理念,在教材内容的设计:
1.重点丰富入学愿望、学习兴趣、学习与生活习惯内容。
2.它在强调知识准备的同时,还重点突出幼小衔接教育所必需的心理准备、习惯准生备与能力准备。
3.内容按一学年设置,以主题单元为主线,科学、系统地引入各项内容,紧密围绕主题来开展活动。其中,分为上下两个学期,每学期20个单元活动,5个月的教学内容,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进度一目了然。
(三)课程架构及课程特色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架构主要由以下5个方面构成:系统完善的知识内容、循序渐进的习惯养成、启迪智慧的创思训练、灵活新颖的延伸活动、丰富有趣的课间游戏。
1.系统完善的知识内容
课程各领域之间按照统一的主题相互渗透,将小学需要准备的知识学习贯穿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5大领域的课程中,帮助孩子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激发潜能。
幼儿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大班的孩子。语言发展版块主要通过看图说话、讲述故事、成语故事、诗歌创编等等不同类型的语言活动,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能力,同时也让孩子积累大量的词汇,口头表达语言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能够自信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为今后小学的书面表达打好基础。这跟我们《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的目标是一致的。
智能数学版块是将数数分类排序,图形建构,认识时间,钱币等等以生活化的情境导入,并且通过多种题型的反复练习,让孩子巩固复习。A册课本主要是让孩子熟练掌握10以内的分解合成,以及10以内的加减运算、二等分、还有看图列算式 、自编应用题、认识时间、认识人民币等等,B册课本的学习内容是在A册的基础上,做知识的拓展延伸,包括学习不同面值纸币间的换算、在二等分的基础上学习四等分、认识“十位”和“个位”、学习凑十法,20以内的不退位和退位减法、三个数的连加连减混合式运算等等。
2.循序渐进的习惯养成方面
好的习惯是顺利开展学习与生活的基础,课程突出强调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和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建立。学习习惯分为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生活习惯方面则分为自我服务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责任意识包括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习惯养成领域总目标,A册重在养成孩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良好作息习惯、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引导孩子承担适当的劳动任务。B册更加注重接近小学必备的习惯养成,比如:上课专心听讲、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学看课程表整理书包,轮岗当值日生和小班长、认识小学。
3.启迪智慧的创思训练
以创造性培养为核心,以孩子的个别探索、自主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促进孩子多种思维能力发展的创思练习活动,让孩子学出智慧、玩出自信。创思训练主要是训练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力、守恒定律、逆向思维、图形符号的认知、记忆、评价、发散思维能力等等。课本里面的练习题是结合和借鉴市场上面流行的左右脑开发,潜能开发等书籍而研发的,老师可以利用餐前餐后、离园前活动等空余时间去完成。
4.灵活新颖的延伸活动
延伸活动是《幼小衔接活动》课程里一个补充的内容,老师可结合教学需要,调整思路。在大班可做延伸活动,学前班做教学活动使用,补足课时所需。
使用方法:(1)在课堂上完成;(2)作为离园时的活动去完成;(3)在家庭中与家长共同去完成。
5.丰富有趣的课间游戏
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陌生的。那在这十分钟里可以做什么呢?在课本里面增加了传统的特色游戏用做补充课间游戏活动。在课间十分钟里,孩子除了入厕喝水,准备下节课的用品,还可以玩一玩这些传统的特色游戏。一来可以放松身心,缓解疲劳,二来帮助孩子学会课间十分钟的自我管理,丰富的校园生活。从而让孩子将来进入小学,可以快速的与同伴建立一个友好的关系,让他学会怎样主动的表达。老师们可以每两周开展一次这样的活动。
(一)设计理念
—6岁幼儿喜欢尝试阅读识字或拿起笔来画汉字,dadi《前书写游戏练习册》从孩子的身心需要出发,采用游戏化,操作化的模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兴趣中习得,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练习为幼小衔接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程优势
《前书写游戏练习册》主要是专门加强孩子拼音、笔画学习和运笔的练习。到了大班,孩子很快要进入小学,大部分家长们都有这方面的需求,希望孩子能在这个时间去学习这些内容,或者说是在使用《幼小衔接活动》时感觉作业量不足的情况下,《前书写游戏练习册》就可以作为补充的练习册。《前书写游戏练习册》它分为AB两册,除了本身的教材,还有幼儿操作卡进行辅助学习。每册有十个单元,每个单元都设有“活动提示”,其中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活动建议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不管老师还是家长,都能够对重要的知识点把握到位。《前书写游戏练习册》形式多样,趣味性非常的强。在单元设计里,将笔画书写游戏练习和汉语拼音读写练习交替进行,让孩子学习更有趣味性。
(三)课程内容
1.以多种运笔练习的游戏形式,引导孩子进入前书写练习,锻炼握笔能力以及小肌肉的灵活性。5-6岁的孩子,手部小肌肉还需要锻炼,握笔姿势握笔能力都需要调整和培养,直接写字会让孩子觉得有难度,不好掌握,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但是要怎么进行手部小肌肉锻炼呢?所以游戏练习册中有很多以下这种添画、描画的游戏。像添画描线游戏,我们给这个小女孩的头发添画,就是为练习写撇、捺做准备;给格子裙描线,为练习写横、竖做准备。这样的添画练习,在我们的游戏练习册上有很多,另外还有孩子喜欢的涂色游戏、运笔练习、描线游戏,最后再到描红练习、笔画练习,这是一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像“一笔画”的练习,老师鼓励孩子做一笔画完的游戏,这样能够很好地锻炼孩子的控笔能力和小肌肉。像“画拐杖”的练习,老师并不是一开始就让孩子认识和学写f,而是通过让孩子先画拐杖,再认识拼音f。进而描红f,最后再到自己写f。这样既能调动孩子的兴趣,也能锻炼孩子小肌肉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2.以笔画儿歌、笔画游戏的形式,引导孩子认识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的特征;通过图画观察和模仿发音的游戏将汉语拼音的认读活动贯穿其中,在歌谣吟唱中轻松学习记忆。 前书写练习是准备式学习,因此建立良好的书写习惯很重要。首先老师要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书写习惯,通过朗朗上口的写字歌,让孩子知道书写练习时要做到“三个一”:一尺是眼睛和书本的距离:一拳是身体和书桌的距离;一寸是手握笔时跟笔尖的距离。写字歌、握笔歌,可以让孩子边念儿歌边检查自己的姿势是不是正确的。老师用这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孩子记忆一些难记的知识点,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3.通过丰富多元的游戏练习,强调玩中学,学中玩,让单元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整合互动,让学习活动变得轻松愉悦。比如走迷宫,词语接龙,汉语找家,排序连线,笔画找朋友,读句配画等游戏,充分地体现了孩子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关于孩子操作卡的使用说明
(1)操作卡人手一份要保管好,培养孩子责任意识。
(2)操作卡设计是反复练习的操作材料,要充分利用。
(3)结合学习内容,与描红书写练习有机互动,在操作卡上做田字格拼字游戏、拼音格拼摆游戏,锻炼空间视觉能力的发展。
(4)操作卡里面的汉字笔画表、声母韵母表要妥善保管,让孩子多做游戏练习。
幼儿操作卡的设计能够让孩子随机在游戏中操作练习,孩子可以把拼音摆放到正确的拼音格位置,或者是把笔画摆在田字格的正确位置,巩固熟练掌握所学的内容,减轻老师制作教具的负担。
(四)配套资源
1.《前书写游戏练习册》配套资源
有上下册配套的朗读视频,解决了教师读音不标准,朗读节奏不过关等教学难点问题。教学PPT和教学课件等等相关资源,老师们可以在明日教室的素材库或者是园园通-幼小衔接课程-前书写练习册里面进行下载、查阅。
2.《幼小衔接活动》服务与支持
中心给到校园老师以及校园的配套资源有五方面的内容:教学资源、培训资源、活动资源、家长工作资源、开班指导。
(1)教学资源
学期教学进度表:上下学期的教学安排表,一个学期有五个月的教学计划,一共有20个单元活动。
课程安排表:按照幼小衔接常规班的课程表安排,每周学习1个主题单元,其中习惯养成1节/周,语言发展2节/周,智能数学2节/周,社会与科学1节/周,创思训练1节/周,拼音和汉字1-2节/周,课间游戏1次/2周, 每个教学活动时长为35分钟;课堂练习内容由校园教师根据班级教学内容自己设定书写内容(如拼音、识字、数学、前书写练习册); 音乐、美术、体能教学内容教师根据校园现有资源自行安排。
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每个活动均设有相对应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操作说明详细,内容非常的全面。上下学期各140篇教案和课件,并且附有拼音笔画的详细教学指引,指导性非常强。
(2)培训资源
幼小衔接课程理念、上下学期重难点解析培训、每月教学重难点解析培训,老师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上学习,非常方便。校园每个月按照中心给到的要求提供课例上传(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然后由中心这边统一给老师们做教学点评,目的是在于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素质和教学水平。此外,在我们园园通-视讯中心里面有一些校园开展的教学示范视频。另外还有上下学期的教研计划,日常的答疑:包括微信群,或者是老师通过企业微信找我随时答疑,另外还有提供校园工作指导诊断表,校园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这张诊断表去自查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的情况,并做打分,同时也利于校园对幼小衔接课程开展做整体的规划,以及对具体内容的落实有指导性的衡量。
(3)活动资源
活动资源:毕业典礼主题月活动,毕业倒计时活动,大地“14个一”、上下学期每月活动、上下学期每月家长工作、幼小衔接月活动、幼小衔接毕业营。
(4)家长工作资源
幼小衔接开班家长说明会、课程说明会PPT以及讲稿,课程宣导视频、开班指引、宣传海报、易企秀、家长育儿文章、综合能力测评、家长为孩子所做入学准备的自评表、开办暑假幼小衔接班的流程指引等等。
这里两种教材,校园可以在多种班形里面去开展教学活动。那幼小衔接班可开设的班型有哪些呢?有幼小衔接班(即毕业班)、以大班为主的幼小衔接班(非毕业班)、寒暑假全天班/半天班、延时班、周末兴趣班,每种班型的学习侧重点各不相同,建议校园在开办延时班时,可单独使用《前书写游戏练习册》,其它班型则是将大地《幼小衔接活动》跟《前书写游戏练习册》一起配套使用。
有200多家校园在使用大地幼小衔接课程,家长和校园对我们的课程都是非常认可,口碑都是非常好的。那对于孩子来说,他进入小学之后,小学老师同样也是反馈大地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知识的储备都是相当的优秀!